“人物·文本·地域:宋代文史的沟通与对话”学术工作坊暨江浙沪宋史青年学者沙龙第二十次讨论会顺利举行|08-44(总第1046期)
*转自杭师大人文学院
2019年8月17日至18日,骄阳似火,绿树成荫,由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承办的“人物·文本·地域:宋代文史的沟通与对话”学术工作坊暨江浙沪宋史青年学者沙龙第二十次讨论会顺利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苏州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台湾“中央”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国法兰西公学院、日本学习院大学等30多所海内外高校的50余名学者及在读硕士、博士生相聚一堂,文史互动,交流思想,碰撞观点,辨章学术,如切如磋。
8月17日上午,会议正式开幕,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刘正平研究员主持开幕式。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陈兆肆教授在致辞中,对海内外青年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与衷心感谢,并介绍了人文学院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科研生态情况。中国宋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沈松勤教授在致辞中指出:本次学术活动的意义不仅在于为青年学者之间的思想交流和碰撞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而且还在于打破了学科的界限,使文史哲不同学科的青年学者聚集一堂,进行对话,相互交流;因为无论是文学、艺术,还是历史、哲学,其真正的历史图景并非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多维度的组合和交融。同时,沈松勤教授还勉励青年学者们从事有思想的学术研究。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粟品孝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对此次活动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阐释了本次学术工作坊的价值与意义,并对青年学者们的研究寄予厚望。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林岩教授在主旨说明中,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此次会议的缘起、会议主旨“文史沟通”的意义以及会议主题“人物”、“文本”、“地域”的深刻内涵,并进一步指出此次会议集聚了来自海内外各地的70后、80后、90后学者、学人,是一次富有代表性意义的学术聚会。
本次学术工作坊共收到与会论文43篇,分为两组进行讨论。论文发言人都发表了精彩的学术报告,特色鲜明地展示了自己的学术路径、风格与学术观点;各评议人亦结合自己的学科背景、从多个不同的视角进行了细致、深刻且犀利、尖锐的点评,使宋代文学与史学在沟通、交流中得到了频繁互动与有机交融;青年学者们冰释了疑窦,凝聚了共识,升华了思想。
第一组
本组参会论文共22篇,分6场进行讨论。
第一场,3篇论文。武汉大学谭新红《夏竦综论》一文从才华与文学成就、任地方官时的政绩、军事主张、性格品德等方面来探讨夏竦其人及其被目为奸邪的缘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刘缙《试论张英商佛教形象的塑造》一文经仔细考查发现,张商英的佛教形象来源于佛教文献的刻意塑造,所谓其撰写的《护法论》实属伪造。浙江大学胡潮晖《<两朝国史>“是丁谓”初探——兼论丁谓形象的演变》一文指出:虽然《两朝国史》“是丁谓”,但以其为蓝本的《宋史》在史论部分却全盘否定,从而确立了丁谓的“奸邪”形象,而这一形象又在明人撰写的宋史著作中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第二场,4篇论文。华东师范大学刘成国《<弟子记>与北宋中期儒学——以刘敞、王安石为核心的考察》一文发现:《弟子记》中的若干议论显示出刘敞与王安石学术思想之不同,而此差异可以概括为宋代儒学复兴中教化之儒与功利之儒两种模式的对立。山西大学张吉寅《从应天以文到畏天典范——宋仁宗的灾异观念与后世诠释》一文专门探讨了宋仁宗的灾异观以及历史演变。台湾“中央”大学郑芳祥《薛季宣<书古文训>与奏议、书信关系研究》一文以薛季宣的政治思想、生平事迹为经纬,探讨其奏议、书信所论之政治思想与时事议题,并结合《书古文训》进行了综合研究,旨在探寻薛季宣学术思想与古文创作之间的关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罗宇晴《浅谈宋代“私人”青词》一文通过从宋人文集中择取富有代表性的青词,从而着重展示十世纪青词创作私人化、地方化的转型及其影响。
第三场,4篇论文。上海师范大学雷家圣《理想兵制的困境——宋神宗时期“保甲法”的再探讨》一文就宋神宗时期“保甲法”对当时社会的整体影响,以及在战争中的实际效果作了更进一步的探讨。上海大学张呈忠《北宋后期役法变革中的蔡京》一文阐述了元祐初役法论争的实际情况颇为复杂,并指出蔡京迎合司马光的说法存在诸多疑点;事实上,蔡京对免役法等新法的坚持使其成为了绍述之政的一面旗帜,并为其徽宗朝的得君之路赢得了重要的政治资本。河北大学张勇《衔接与分隔:南宋物资转输区域的互动》一文从南宋物资转输区域的两种新形态的互动中发现,在总领所制度之下,物资转输区域更加无序化,且可以跨区域与其它总领所辖下的区域发生联系。北京科技大学樋口能成《南宋建炎年間の在京榷貨務と東京失陥の関係について》一文从南宋财政、经济的视角入手,以粮斛水运的事例为佐证,发现南宋建炎年间、在东京开封府陷落之前,在京榷货务已经迁移,并进一步认为这是南宋中央政府在事实上放弃东京开封府的宣言。
第四场,3篇论文。杭州师范大学尤东进《北宋文武换官的缘由与途径考述》一文将文官转换武资与武臣转换文资单独分列,分析了其换官缘由、途径与目的等,加深了对北宋官僚制度的历史认识,同时还一并剖析了宋代的文武关系。常州工学院于士倬《南宋后期宰属任官考述》经缜密考证发现,南宋后期用官为宰属越来越重视其任职经历与经验,而这既体现了对宰属地位的重视,同时也可看到宰属事务性的特征在军政越发紧张的南宋后期表现得尤为明显。浙江大学束保成《南宋武臣磨勘叙迁制度探析——以<吏部条法>所载制度规范为中心》一文利用《吏部条法》等重要史料,探索了南宋武臣磨勘叙迁制度以及与北宋相比其所发生的一些变化,同时指出其变化与南宋政治、军事环境存在内在联系。
第五场,5篇论文。华中师范大学陈燕妮《融合与超越:北宋相国寺宗教与世俗关系之探究》一文就相国寺这一具有复杂混合意义的场所,基于史料和文学作品分析其中宗教与城市世俗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并对这处城市空间的存在意义作出了新诠释。苏州大学丁义珏《自适·共乐·教化——论北宋中期知州的公共景观营建活动》一文首先论证:北宋中期的地方公共景观营建活动集中且影响深远,足以构成一个值得关注的历史现象;其次,分析了士大夫们积极营建的动力及其背后所反映的思想与文化动向。日本学习院大学段宇《历史记忆的地域性转变——以宋代金石学为着眼点的研究》一文认为宋代金石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场域,在士人网络中还具有沟通多重位面的节点性质。长江大学孙继《宋代鹿鸣宴探微》一文在考察了鹿鸣宴的举行情况及其与乡饮酒礼之间关系的基础之上,进而探讨了鹿鸣宴的经费来源及其在地方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苏州科技大学周扬波《宋代小学的构建及其影响》一文深刻阐释了宋代理学家设计小学体系的内在理路及其历史意义。
第六场,3篇论文。海洋文化研究中心周运中《南宋南雄珠玑巷移民珠三角考实》一文探求了珠玑巷故事的历史依据,指出了前人研究中的某些不足,并批驳了一些错误学术观点。成都师范学院董春林《依水临海,或游走混杂——宋代广南西路的生界》一文通过详实的史料梳理,探讨了宋代生蛮的地理分布以及生界的地理表征。扬州大学王旭《论宋代的镇志》一文以绍定《澉水志》为中心,归纳、总结出宋代镇志编纂的三个特点,并深入分析了宋代镇志出现的背景与原因。
第二组
本组参会论文共21篇,亦分6场进行。
第一场,3篇论文。华中师范大学罗昌繁《北宋中晚期石刻题识的“常”与“变”——以党争为背景的考察》一文以石刻题识为研究对象,从题刻品类与主题体现出的身份认同出发,并将之置于崇宁党争的大背景之下来阐发其“常”与“变”。法国法兰西公学院戎恒颖《北宋科举考试与古文运动再探——以嘉祐二年省试答卷为中心》一文通过对仁宗嘉祐二年举子省试答卷的文本语言、形式与思想的比较,进一步阐释了北宋科举考试与古文运动的内在关联。北京大学王启玮《言论·修辞·观念——北宋仁宗朝士大夫党争再探讨》一文从言论、修辞、观念的视角分析了北宋仁宗时期的范、吕党争,并通过构建两派士大夫在权力场中的话语网络,进而指出他们价值判断与政治理念的结构性对抗,这同时也反映了两宋士大夫的政治特性。
第二场,4篇论文。杭州师范大学马强才《政治立场与笺训用心——李壁注王安石诗发微》一文敏锐地发现李壁注王安石诗背后的笺训与政治用心,其意欲凸显王安石变法之公心,并引导读者留意其政治志怀。上海师范大学刘宇《宋代的有闲阶级:以笔记为中心的考察》一文以笔记史料为中心,并从宋代士大夫的物质追求、知识追求、精神世界等方面探索、思考宋代士大夫是否具有“有闲阶级”的特质这一历史命题。华中师范大学林岩《宋季诗坛的“边缘人”——以科举高第士人的题赠诗文为中心》一文以科举高第士人的题赠诗文为考察中心,剖析了宋季诗坛中的“边缘人”,即江湖术士、伎艺之徒与市井商人。福建工程学院杨亿力《“赠行卷”与元代士人的交际》一文对“赠行卷”这一赠别文卷进行了考述,并进而挖掘出元代士人赠别类诗文的创作语境与心态。
第三场,4篇论文。武汉大学汪超《秀才人情:苏门文人的礼物与诗文》一文从苏门文人间的礼物往来与诗文创作的角度揭示了宋代士人阶层这一行为的社会意义以及宋代文学日常化的特色。杭州师范大学楼培《北宋洛阳文人集团的词体创作与词史意义》从地域的研究视角出发,深刻剖析、论证了北宋洛阳文人集团的词体创作与词史意义。北京师范大学王欣悦《杨万里交游诗与淳熙后期的临安诗坛——以<朝天集>、<朝天续集>为中心》一文以《朝天集》、《朝天续集》为中心,探讨了杨万里的交游诗,并观照了南宋淳熙后期临安诗坛的文学生态。杭州师范大学刘婷婷《隐逸之滨与流寓之居——南宋江湖诗人的西湖书写与西湖意象的双重建构》以西湖这一颇具浓厚地域特征的意象为考察中心,探讨了南宋江湖诗人笔下西湖书写、西湖意象之双重建构。
第四场,3篇论文。武汉大学程磊《论苏辙山水诗》一文以苏辙的山水诗为标本,揭示了其中所流露的宋人的复杂精神世界以及其特殊的审美意义。浙江大学张婧《论南宋陷金遗民的差异化书写》一文聚焦南宋陷金遗民群体,揭示了现实与文学创作中该群体在身份认同、心态变化等方面的差异,并指出该差异化书写的原因与影响。中南民族大学邵大为《宋代人文景观的文学画像初探》在方法论上对南宋人文景观画像的研究作出了新的创新与尝试,拟采取建立数据库的手法以期达成全面、立体式的便捷研究。
第五场,4篇论文。上海师范大学赵龙《四库馆臣对宋人笔记分类的早期认知——从<四库全书初次进呈存目>谈起》一文以《四库全书初次进呈存目》这一历史文献为着眼点,论述了清代四库馆臣对宋人笔记的分类意识。江汉大学盛莉《宋初小说视域下的僧史系统:<太平广记>“异僧类”研究》一文分析了《太平广记》中的“异僧”类,并力图观照宋初小说视域下的僧史系统。华中师范大学苏小露《古朝鲜学者对朱熹<家礼>版本的不解与误解》一文详细梳理了《家礼》的版本系统,从而洞察出朝鲜学者对《家礼》版本的不解之由。杭州师范大学姚永辉《重寻“吾礼之柄”:丘濬<文公家礼仪节>的文本生成理路》一文对邱濬《文公家礼仪节》的文本生成进行了考述,并进一步阐释了制礼者的政治文化理想及其实践。
第六场,3篇论文。中国计量大学何兆泉《宋写本<仙源类谱><宗藩庆系录>再发现》一文通过对宋写本《仙源类谱》、《宗藩庆系录》的再思考、再发现,重新审视了中国中古谱学向近世谱学转型的复杂过程,揭示并阐释了写本谱牒文献的多元意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王瑜《欧阳修的谱录撰述与经史之学》一文以欧阳修的谱录撰述为中心,考察其文化内涵,并进而挖掘谱录对经学、史学的影响与作用。杭州师范大学林航《辽代公主嫁仪图景——库伦1号辽墓墓道壁画释义新解》一文重新阐释了库伦壁画的图景内涵,并考证、指出其本为辽代公主的嫁仪图。
8月18日上午,本次学术工作坊正式闭幕,并以圆桌会议的形式进行了回顾与展望。圆桌会议由人文学院尤东进副教授主持,范立舟、刘成国、林岩、丁义珏、罗昌繁等分别发言。范立舟教授以前人名家论题的主观选择为例,强调了史学的经世致用功能,并进一步阐发了历史学科不可取代的地位与功用。刘成国教授回顾了宋代文史沟通与交流的学术传统,并指出了文史沟通的研究取向、学术价值以及现实困境。罗昌繁博士对参会论文进行了综述、分类、概括,揭示了其特色、价值、研究旨趣以及某些不足。丁义珏博士介绍了江浙沪宋史青年学者沙龙的基本情况,并竭诚欢迎区域外同仁的交流与合作。林岩教授介绍了武汉宋代文史同人会的成立、人员情况、活动形式以及对外交流等,并期待进一步与江浙沪宋史青年学者沙龙加强交流与协作。最后,在祥和、友好、团结的气氛中,本次工作坊圆满结束。
本次学术工作坊(讨论会)参与人员广泛,年龄层次多样化;与会论文瞄准学术前沿,并且数量众多;是近年来以中青年学者为主体、规模较大的一次宋代文史学术聚会。本次江浙沪宋史青年学者沙龙首次与华中地区武汉宋代文史同人会通力合作,联合办会,实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宋代青年研究者的深度交流、沟通与协作;同时本次讨论会也得到了其他区域以及海外同仁的积极响应与广泛参与,实现了跨区域乃至更广、更宽视域内的交融与对话。此外,本次学术工作坊紧紧围绕“人物·文本·地域”三大主题,高度聚焦“宋代文史的沟通与对话”之主旨,议题既宽泛又集中,打破了学科之间既有的窠臼,实现了跨学科的磨合、整合与融合,使宋代文学、历史研究进一步走向交汇与合流,努力达到互惠互利、共同繁荣的美好愿景。与此同时,本次学术工作坊的顺利举行,使我院、我校的宋代青年文史研究者与区域外、境外的学界同仁建立了深厚的学术友谊,彼此交换了观点、方法、思想,开拓了视野,打通了思路,优化了论点,有利于其学术生涯的提升与发展;不仅如此,而且为学院、学校的学科建设、“双一流”建设助力,添砖加瓦,有利于培育浓厚的学术氛围,提高学院、学校的科研竞争力。此外,与海内外高校建立了广泛联系,对学院、学校的国内协作、国际化发展亦有所裨益。
长
按
关
注
「杭师大人文学院」
撰稿:吴萱萱、叶苏贤
审稿:尤东进